高擎红色战旗 凝聚“疫”线力量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昌吉市在中央和区、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组织动员全市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和模范带头作用,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基层组织引领,一线联抓统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昌吉市制定下发《关于建立“五级包联一帮扶”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疫情防控责任的通知》《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通知》《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推行“五级包联一帮扶”工作机制,确定16名市领导包联乡镇(街道),133名部门科级领导干部指导帮扶村(社区),乡镇(街道)186名党员干部包联村(社区),村(社区)党组织2294名党员干部包联片区(网格),4500余名党员干部包联“双联户”“楼栋长”,1.7万余名“双联户”“楼栋长”包联群众,坚决做到精准防控,不留死角。全面号召广大机关在职党员主动到居住地的村(社区)报到,就近发挥作用。自通知发出后,机关在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主动请缨,与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共筑疫情防线。截至目前,全市123个党组织的机关在职党员已全覆盖参与到464个小区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3000余名居家党员干部分批次、分时段参加志愿服务队,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巡逻值班、疏导车辆、人员管控、上门送菜、送药等服务群众工作。在昌吉市委的带领下,全市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把任务分解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一把手”抓带头、“一盘棋”抓统筹、“一张网”抓防控、“一竿子”抓到底的联防联控体系,汇聚了疫情防控工作强大合力。
职能部门合力,一线联动会战
按照“外防输入、内控扩散”的防控原则,昌吉市委明确职责分工,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职能部门联防联控领导体系,全市各部门通力配合,设立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组、医疗救治组、宣传舆论引导组、市场企业监管组、督导指导组、后勤保障等专项组,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和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发挥协同作战最大效应。昌吉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对全市联防联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昌吉市委组织部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送《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倡议书》,及时划拨市管党费支援基层一线防控工作;昌吉市委宣传部、文旅局等部门通过村村通应急大喇叭、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昌吉市场监管部门采取“提醒告诫+公开承诺+明码标价+严格执法”的工作措施,有效管控防疫用品经营单位;卫健、公安、交通等多部门组成疫情防控联合执法组,深入车站、公路卡点、收费站等重点一线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关闭人员密集场所,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形成统筹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的联防联控局面,织严织密疫情防控网。
党员群众齐心,一线联防鏖战
“爸、妈,我马上要到社区去值班了,娃娃就麻烦你们先照看着。你们一定要做好防护,保重身体!”刚给社区居民送完菜的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干部龚雪用电话给父母送上了短暂的问候。“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是党员,也是基层干部,必须履好职、站好岗、守好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龚雪坚定地说。
今年38岁的库兰达西·木司林,在距离昌吉市38公里的庙尔沟乡和谐一村担任村卫生室医生,从2012年开始就在庙尔沟乡和谐一村从事村医工作,在长达8年的村医生涯中,她与和谐一村270户牧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不仅是牧民们的居家医生,也是他们的朋友。“村上的每一户牧民家的情况我都熟悉,也都去过,而且我是医生,掌握84消毒液的勾兑比例,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啊?我就想为牧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库兰达西·木司林说。
“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先上!”“我请求参加本村劝返执勤。”“我捐款1000元。”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出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群众的抗疫决心。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1131个党组织积极履职,广泛发动辖区党员干部带头主动担责,采取“1名村干部(下沉干部)或“访惠聚”驻村队员+1名片区干部(网格长)+2名党员或村(居)民代表的防控责任小组”分片包抓、联组包户的方式,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近2万余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成立义务宣传队、疫情监控队、义务巡逻队、清洁消毒队等,逐户宣讲防护知识、排查,在村口路口设卡、村内巡逻,用实际行动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疫情“防护线”,筑牢一座座防控堡垒。(昌吉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