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一线党员抗“疫”群像速写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马月 崔永斌)
防疫是战场,党员当先锋。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昌吉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落实党中央和区、州、市党委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把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考场,20525名党员亮明身份到一线报道,团结和引领广大群众齐心协力筑起抗疫“钢铁长城”。
疫情不退我不退
2月15日下午17点,昌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新义接到200公里外家里的电话,父亲与世长辞。此时,李新义正在滨湖镇迎丰村给村民派送蔬菜。疫情发生以来,按照昌吉市“五级包联一帮扶”工作机制要求,李新义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到滨湖镇迎丰村报到,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产。
“家里还有哥哥姐姐,这里的工作却只有我,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不退我不能退。”李新义说。一边是亲人离世,一边是疫情防控,两难间李新义选择坚守岗位。
熟悉农村工作的李新义组织到村委会报到的党员在村庄每个路口和巷道站岗,一面劝返出门居民,一面了解群众所需,20多天来,他每天睡眠都不足5小时。
艰难险阻我先上
地处昌吉市南部山区的庙尔沟村是昌吉市最远的一个牧业村。疫情发生以来,今年47岁的牧民吐尔逊太是庙尔沟村党龄26年的老党员,他每天准时到村委会报到,按照村上的派单任务深入牧民家中开展消杀和科普宣传。
吐尔逊太常年在山区生活,即使大雪封山也能准确找到每一户牧民的住处。“一定会完成83户牧民消杀工作,就算磨破脚上这双鞋也要走到最远一家。”吐尔逊太说。
王务江于2017年成为驻庙尔沟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他说:“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5名,其中36名党员每天在村上报到,其余29名党员目前在市区居住,每天也都到所在的小区报到。”
疫情防控期间,庙尔沟村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把服务延伸到每一户牧民家里。“最远的牧民家,车子到不了,我们就骑马,保证全覆盖消杀,全覆盖宣传,牧民在哪里,党旗就要飘到哪里,再远的地方都有党员在。”王务江说。
担子再重党员扛
2月4日凌晨,忙碌了17个小时的刘宝利卸下喷雾器、脱下防护服准备小憩一会儿时,身边的工作人员用手机拍下了他伤痕累累的肩膀。许多人从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一幕,不禁鼻子发酸。
刘宝利是昌吉市宝利诊所负责人,从市民营医疗协会党支部发起号召的当日,他就到所在的社区报到,被分配到集中留观点专门负责消杀工作。
这些天,50岁的他每天都背着40公斤的喷雾器,在集中医学留观点消毒杀菌,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每天要消耗七八桶消毒液,得走5万多步。“以前没有干过这种体力活,既然上一线了,就要有个样子。”刘宝利说,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医生,就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
和刘宝利一样,魏顺宝、武文盛、张洪德、陈德文……一个个非公组织普通党员到防控一线报到。他们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在疫情防控一线诠释了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