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栏】精准帮扶 确保低收入家庭稳定增收
今年是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市在巩固2016年-2019年脱贫成果基础上,把关注重点转向低收入边缘家庭,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转移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等方式,全力防返贫、阻致贫,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增收,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滨湖镇友丰村村民刘维金家有3口人,生活困难,仅医药费每年就得支出2万元。为尽快改变他家目前的这种境况,驻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不仅帮助建起了安居房,还谋划着让他开办小商店,以增加收入。
滨湖镇友丰村村民刘维金说:“盖农村安居房,国家给我补助7.5万元,使我居住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现在工作队给我出谋划策,规划庭院,我的小商店也盖起来了。”
友丰村位于滨湖镇西南6公里处,现有低收入边缘家庭5户。为确保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村“两委”班子和“访惠聚 ”工作队逐户走访,逐户分析,实行一户一策,确保全部精准扶贫、销号脱贫。
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驻村“访惠聚 ”工作队队员金鹏说:“配合村“两委”,对这5户低收入家庭加大帮扶力度,采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庭院经济,搞牛羊育肥,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二六工镇红星村村民马云身患残疾,收入相对较低。在镇、村包片干部的牵线搭桥下,他就近找到了一份饲养肉羊的工作,年收入由此达到了3万元。
二六工镇红星村村民马云说:“政府一年也给2700块钱帮扶资金,我也不能光靠国家,我这再喂些羊,再多收入一点,多多干活,多多挣钱。”
二六工镇扶贫办干部濮佳明说:“今年二六工镇党委、政府将持续关注镇辖区的低收入、低保、孤寡鳏独、残疾人等4类弱势人员,通过介绍就业、发展庭院经济养殖等“七个一批”措施,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让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围绕“两个确保”脱贫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我市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力度,尽快补齐短板、补强弱项,尤其以低收入边缘家庭为重点,完善“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压实领导干部、企业帮扶责任,逐户逐人完善“一户一策”帮扶方案,逐月跟踪问效,确保所有低收入家庭都能稳定增收,并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成石麟 滨湖镇 高璇 二六工镇 张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