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市场稳定安全有序
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市场稳定安全有序
——记者实地探访昌吉市超市、菜市、农贸市场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岳文玲、王硕)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群众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场供应情况如何?能否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价格是否平稳?7月17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昌吉市超市、菜市、农贸市场,了解市场供应情况。
疫情防控有力
新鲜果蔬热卖
“请各位顾客提前打开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保持1.5米间隔有序排队进入……”7月17日13时,记者在昌吉市青年南路隆源超市看到,在超市入口处,前来购物的市民在超市安保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排队进入。
走进超市,货架上商品齐全,各类商品摆放整齐,市民们自觉保持距离选购商品,记者看到不少市民的购物车内装满了土豆、白菜、辣子等蔬菜,还有人感叹来晚了。“刚到中午,蔬菜已经全部卖光了。”昌吉市隆源超市青年路店店长侯新军说,超市每天售卖的都是当天早晨从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进购的新鲜蔬菜,市民完全不用担心蔬菜供应不足。正值三伏天,蔬菜不容易储存,过多购买难免会导致浪费,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按量采购。
在汇嘉时代东方广场店,商品种类丰富,覆盖了日常生活所需。从价格牌可以看出,水果、蔬菜类品种丰富,价格维持平时水平。记者留意到,蔬菜水果区的客流量较多,收银台前的队伍有近10米长。看到有商品将售罄时,超市工作人员马上补货。
记者了解到,新疆汇嘉时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售卖的瓜果、蔬菜、海鲜是公司自营,直接从山东寿光、河南郑州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采购。目前,该公司有百余名采购员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该公司副总裁、昌吉区域管理中心总经理师银郎说,经过五六月试运营后,昌吉区域下属的4家门店线上销售平台趋于成熟,并与京东达成配送协议,全力保障商品配送,顾客可以通过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途径开启线上购买、线下配送模式。此外,汇嘉时代各商超每天消毒3次,安排专人负责测温,全力保障每一位顾客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货品库存充足
满足消费需求
“咱们的菜每天都会进新货,明天再来买啊!”中午14时,位于昌吉市盛业巷民心粮油蔬菜店的果蔬几乎售空,老板杨女士一边收拾货柜一边对进店买菜的居民说。杨女士告诉记者,今天蔬菜的价格有小幅上扬,每天的蔬菜价格都不一样,市民无须担心蔬菜涨价囤菜,吃多少买多少。
7月17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测温、出示行程卡、车辆和人员消杀,入口处的车辆依次排队进入,井然有序。市场里,大多数商户开着门,商户们都戴着口罩等着采购商的到来。
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副总经理裴亮介绍,今天凌晨3时至下午16时,该市场车流量达到 2400台次,销售蔬菜水果540余吨,销售量、车流量与同期持平。为响应防疫供给保障,该市场积极备货,已派出70辆大货车,前往疆内外种植基地采购果蔬。“安宁渠、南山的蔬菜种植基地以及周边种植大户果蔬种植规模比较大,货源应该没有问题,我们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时,会全力保障昌吉周边居民果蔬供应。”裴亮说。
7月17日,州发改委发布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专报,截至7月16日,全州生产鲜奶303.15吨、日产蛋82.34吨、面粉库存14284吨、原粮库存23.5万吨、大米库存1166吨、植物油库存3360吨、12家面粉加工企业日加工面粉1913吨,预计当前全州粮油企业、粮油市场、大型超市等现有成品粮油商品库存可供应市场天数分别为:面粉42天、大米9天、植物油70天。
不脱销不断档
全力保障供应
据州商务局对全州26家大型商超、59463家超市(便利店)、15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日监测显示,目前全州粮油、肉蛋奶禽、蔬菜供应充足、货源稳定。
疫情期间,州商务局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大全州生活必需品监测调控,积极引导大型商超企业、综合批发市场加强与生产企业、基地、供货商建立“点对点”补货、“大手拉小手”的合作关系,全力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安全充足、价格稳定。
州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组织专人对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每日销售与运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时了解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及时研判、调度市场供应,保障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同时加大产销对接,积极组织调运货源,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7月17日起,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专项检查小组,对昌吉市、昌吉高新区、昌吉农业园区的商场、超市、药店(含配送企业)、集贸(批发)市场、菜店进行检查督导,重点检查疫情防控用品、民生商品价格及供应情况,并督促各经营单位提高大局意识,加强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承担起社会责任。
州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科科长叶刚提醒广大市民:目前,昌吉市商超、集贸市场没有出现断货情况,特别是粮油、果蔬储备十分充足,不必抢购囤货,请理性消费。商超、药店、集贸市场等经营户通过加强价格自律,向社会作出承诺,商品实行明码标价、不借机乱涨价、哄抬价格。市民一旦发现经营者存在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请拨打12315,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法律法规从快、从重、顶格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