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全力稳就业 保民生

2020-07-21 10:43:32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就业直接关系百姓的“饭碗”和“钱袋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昌吉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认真落实中央和区州相关政策,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全力稳就业、保民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俞艳玲是延北街道团结院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两年前,她在飞马财富广场附近开了一家鞋店,收入相当不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她的鞋店被迫关门停业2个多月,累计积压有16万元的货品,导致店面资金周转困难,店员工资无法正常发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社区干部就多次协调跑办,为俞艳玲申请到了小额创业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俞艳玲说:“在昌吉市人社局帮助下,我享受了银行的贴息贷款,拿到这8万的贷款,刚好我的店铺能够正常周转了,我对创业更加有信心,店铺经营肯定会越来越好。为帮助像俞艳玲这样的创业人员尽快走出困境,团结院社区下足了功夫。他们通过宣讲优惠政策、提前审核相关证件、加强与人社部门对接,先后给辖区35户创业居民申请到了小额创业贷款。延北街道团结院社区干部康雅宾说:“解决了这些创业者的资金困难,提振了他们的创业就业信心,今后我们社区还会继续加大力度,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政策保障。”


大西渠镇幸福村村民刘尕贝全家7口人,主要以番茄种植为主,收入来源单一。今年年初,她和丈夫将家里的6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丈夫随后被推荐到工业园内一家钢材企业从事钢材加工,月收入有7000元;刘尕贝也得益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政策,被新疆北园春豆香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接纳从事豆腐生产工作,月工资有三四千元。一年下来,全家总收入在15万元左右。大西渠镇幸福村村民刘尕贝说:“五险一金都交着呢,一年也挣个四五万块钱,主要是离家近,我对这份工作挺满意的,以后我要好好干,挣更多的钱,补贴家用。”新疆北园春豆香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大西渠镇闽昌工业园的一家豆腐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其绝大多数职工都来自周边乡镇。公司不仅对他们进行免费技能培训,还及时缴纳了“五险一金”。新疆北园春豆香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新录告诉记者,通过镇村推荐,他们吸纳了99%的本地村民,平均工资都在3500元以上,通过技能改善学习之后,最高的工资都拿到8000元。

今年上半年,昌吉市共为165名创业者发放小额创业贷款2449万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928人次。此外,昌吉市还认真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政策、失业保险费政策和就业奖补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使稳就业、保民生取得积极成果。到目前,全市已为3403家中小型用人单位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费8709.02万元,受益人数13.5万人次;累计为1851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稳岗补贴1058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2.9万个。全市还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达3833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344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24小时动态清零。昌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贺韬表示,下一步打算全面落实好各项的就业的惠民政策,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推行订单、定岗、定向为主要方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不断强化措施,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7万人次,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以上。”(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成石麟 通讯员 赵泽惠 马俊亮)

责任编辑:刘爱军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