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7月27号下午,记者在位于三工镇八钢工业园的新疆帮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在利用全自动电缆生产设备,加紧生产完成1万米聚氯乙稀绝缘电缆订单任务。
新疆帮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副经理郭良卿:“我公司有2条电缆生产线,日生产电缆3千米左右,主要生产聚氯乙烯电路电缆、铰链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并且已形成阻燃型、耐火型、耐寒型、防水型电力电缆、在原先交联电缆的基础上,又开发了高阻燃、隔氧层电力电缆,这为我们公司打开市场,实现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疆帮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箱式变电站、非晶变压器、生产低压控制线缆、中低压交联电力线缆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今年年初,公司先后投入300万元,对原有的变压器制造和电力电缆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公司年产线缆达到2800公里,各类变压器256万千伏安。
新疆帮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忠:“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是2500万元,我们争取下半年,完成(产值)5千万元,全年产值能达到8千万元的目标,为我们昌吉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位于亚欧国际(昌吉)物流园的益海昌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包装车间,金黄澄澈的食用油通过先进的自动化灌装、贴标、装箱、码垛后,又通过机械化运输入库,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几个工人。
益海昌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部主任张科强:“包装车间的日加工量是600吨包装油,分为小包装和餐饮包装,采用的是我们的机器人,进行自动码垛,这个车间配备了日本的吹瓶机器,意大利的贴标机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整个车间的用工量也是非常的少。”
益海昌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植物油料深加工企业,今年,该企业先后投入3千万元,对压榨车间、精炼车间、灌装车间和包装车间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通过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益海昌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宇:“我们今年上半年的加工量在25万吨左右,截止到6月底,我们整个的工业产值达到了10个亿,利税达到了4300万元,同比去年的话,增长了18%。下半年计划产值达到20亿元,利税能达到5千万元到6千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区、州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功能定位,支持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5.2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市属工业完成产值68.4亿元,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同比增长7.9%。(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成石麟 通讯员 韩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