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礼】加快城市建设管理步伐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十三五”以来,我市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城市建设和管理步伐,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狠抓市容市貌管理,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不断增强。
今天早上,市民李志建拨打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12345市民热线反映,家里暖气不热,希望尽快解决。接到诉求后,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联系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供热公司,进行转接办理。该公司随即派人排查,予以解决。
和谐阳光水岸小区居民李志建:“排查一级主管网的阀门,还有进户阀门、排查到分水器,问题得到解决,我觉得这个平台特别好,我们老百姓特别认可这个平台。”
李志建所说的这个平台,是我市2012年投资1100万元建设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作为“智慧昌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平台整合了信息收集、调度、反馈等多项城市管理功能,利用各类监控摄像头、供水压力测试、供热参数显示、城市照明自动化监控管理等13个信息化系统,有效应对市区交通、供热、水务、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运用12345市民热线和12319城管服务热线,架起市民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城市管理的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
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热线组组长杨彦蓉:“今年截至目前,城管平台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34891件,已办结34593件,案件办结率以及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9%以上。”
“十三五”以来,我市还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市民幸福指数。
初冬时节的滨湖河中央公园,风景怡人,吸引了许多市民来这里健身娱乐、聊天散步,享受宜居之城带来的惬意生活。
市民杨继勇:“五年前这边没有这么多的树,相对来说路也没这么整洁,现在可以说满眼都是绿色,到处都是树木、草坪,配了很多座椅,灯光比较明亮,作为我们市民来说,非常喜欢到这个地方来。”
市民何梅:“大家都在这,早晨就打打太极拳,白天在这散散步,玩的人也挺多的,政府提供这么大的一个场所,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太好了。”
近五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滨湖河生态景观建设,在原有的金畅园、春畅园、润畅园、鸿畅园和中央公园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世纪园和中山公园,形成了13公里的滨湖河城市景观带,总占地面积达2797亩。
市广场景观管理中心干部轩刚:“这七大园区均以碧水、蓝天、绿树、花草为基调,既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贯穿新区整体景观带的滨湖河,把七个园区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串珍珠”般的绿地布局形式。”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拓展城市网格化、智慧化管理,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布局日趋合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人民公园、晋昌公园等5个大型公园、65个街头游园和2个休闲广场。绿化覆盖面积达2556.4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03%;数字化城管平台累计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57576件,转办率100%,案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杨俊涛:“‘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常态化,加快城市执法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优化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做出积极贡献。”(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成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