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设定中小学生“十大节日”,特长才艺集中展示
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精读一本书、记好一篇日(周)记、参加一次劳动、演唱一支歌曲、诵读一首诗词、进行一次演讲、参加一次研学、参与一次志愿服务……近日,昌吉市教育局发布《昌吉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在项目方案中,教育局给全市中小学生布置了十项作业,做好这十件事,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立足基础,培养兴趣,开发潜能,养成习惯,受益终身。项目方案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引领各教育集团和学校健全工作机制,通过“节、赛、会、展、”“班、校、集团、市”等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开展各类活动,加强顶层设计,尊重基层首创,协同推进“十个一”项目“进课程,融入课堂教学改革;进家庭,融入日常生活习惯;进社区,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进评价,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根据项目计划,昌吉市设立中小学生“十大节日”: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写作节、劳动研学实践节、合唱节、诗词文化节、演讲节、志愿服务节、法治文化节。各中小学可结合自身实际,设立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节日,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将体育技能、艺术才能、读书、诗词、演讲、唱歌、日(周)记等融入体育、音美、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课程建设,梳理提炼地、校课程,将劳动实践、研学、志愿服务等融入其中。
打造项目师资队伍。组织市、区市、片区(联盟)、学校四级师资专项培训,形成每校每项有专职教师参与、每片区(联盟)有骨干教师指导、每区市有专家引领的教师队伍。建立市、区市两级专家库,聘请更多校外专家参与其中,通过社会资源支持、片区联盟、学校间帮扶结对等多种形式解决师资不足问题。探索建立校内高年级表现突出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小先生”教育机制。
同时,建立中小学生“十个一”项目综合评价信息化系统,将“十个一”项目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艺术素质评价等评价体系有机结合,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等方式,客观填写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将其纳入各类优秀学生评选。
昌吉市中小学生“十大节日”
体育节:举办昌吉市中小学生体育节暨中小学生校园运动会、昌吉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昌吉市中小学生足球联 赛、昌吉市中学生篮球联赛、昌吉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昌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比赛等活动;举办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活动。各学校可根据学校实际举办涵盖多项运动的趣味体育活 动,组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运动规律的单项运动比赛或展示活动。
艺术节:举办昌吉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各教育集团、学校、年级、班级举办艺术节、专项艺术展演等。
读书节:举办昌吉市中小学读书节,以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组织开展读书、绘本创作等活动,举办优秀日记(周记)展示活动;学校开展师生、班级、年级、校园 读书分享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亲子共读的读书会、交流会等活动。
创客节(科技节):举办昌吉市创客节(科技节);组织开展昌吉市青少年创客节(科技节)比赛。通过竞赛、展示、交流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引导、鼓励青少年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各学校开展校级创客节比赛,提前进行参赛选手选拔、训练,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此项科技活动中来。
劳动研学实践节:举办昌吉市中小学生劳动、研学实践节;设置劳动周,发布校内义务劳动岗、家庭劳动岗,与社区、企业、红十字会等合作开展师生劳动日,评选劳动小明星, 组织反映劳动实践活动主题的优秀照片、微电影、微视频评选展播。开展全市中小学集体研学实践活动;倡导中小学生开展假期自主研学实践活动;加强研学基地、社会课堂建设。
合唱节: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合唱节;组织中小学歌唱教学技巧和形式研讨会等;组织教育集团、学校、年级、班级 各层面的合唱展演;组织校园歌手比赛;组织优秀歌唱视频展播。
诗词文化节:举办“我们的节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吟诵大会;组织全市中学生诗词大会。
演讲节:依托不同时间节点,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学生演讲活动;举办全市普通高中中学生辩论赛。
志愿服务节:根据市教育局志愿活动安排,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开展主题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
法治文化节:举办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月活动;12 月 4日以宪法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宪法法治知识竞赛、“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我与宪法”微视频大赛、模拟法庭大赛;开展走进法院、走进检察院、走进人大常委会机关、 走进律师事务所等“走进”系列法治实践活动;开展“同上一堂宪法教育课”活动;组织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现场观摩、宪法学习教育成果展示、模拟法庭展示、法治微视频和情景剧展播。(来源:昌吉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