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 他坚持了十余年......
温暖是昌吉的底色。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普通人,他们以自己的勇敢、善良、孝顺、诚实、坚守……,赢得了尊敬和赞许。昌吉州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徐乃隽和他的团队,坚持用公益事业温暖人心,在公益路上一路向前。
近日“阳光巴郎小课堂”在宁边路街道西街社区开课,昌吉州义工联合会理事长徐乃隽如约来到课堂,为孩子们带来安全教育手语操、朗诵比赛等特色课程。
宁边路街道西街社区小学生撒嘉琪:“我来‘阳光巴郎小课堂’上课三年了,徐老师会经常来看望我们,给我们讲故事,带我们做游戏。”
2021年,徐乃隽将共青团“阳光巴郎”青少年之家项目带到宁边路街道西街社区,3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定期开展共青团爱心生日会、红领巾小课堂、国学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志愿服务、青年交友联谊等活动,受到辖区青少年的欢迎。
徐乃隽投身志愿服务,心系困难群众。自2017年发起壹基金温暖包活动以来,他和他的团队先后为上千位贫困家庭、 重大疾病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家庭的孩子发放了包括棉袄、帽子、手套、围巾等物品的温暖包。
逢年过节,徐乃隽还带领团队到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老人包饺子、表演文艺节日、理发等,还给老人们送去爱心物资,用实际行动点亮温暖、传递爱心。
董景福乐护养院老人妥秀芳:“志愿者经常过来看望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心里暖暖的。”
十余年间,徐乃隽带领昌吉州义工联合会,通过温暖包项目、阳光巴郎青少年之家项目、儿童平安计划项目、净水计划项目、大爱无疆·亲情补位项目,关爱各族青少年儿童,约2000人次捐赠物资价值60余万元。
说起昌吉州义工联合会的发展,徐乃隽有自己的想法,从个人到团体,从私人行为到组织领导,从单打独斗到发展成为会员100人的国家认可的合法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随着爱心公益活动趋于常态化,参与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他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提供专业的慈善救助工作。
昌吉州义工联合会理事长徐乃隽:“公益组织的发展方向必定是志愿服务加专业化的服务,在自己身体条件能够允许的情况下,会将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一直坚持做下去。”(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雪 马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