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点燃创新引擎 释放发展动能 ——昌吉州以创新驱动促高质量发展观察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新能源装机860.8万千瓦、占全疆的15%;全州科技投入持续加码,2023年州本级财政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同比增长354%,居全疆第一;全州万元GDP能耗近三年累计下降14.72%,降幅居全疆前列……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昌吉州创新驱动释放的强大发展动能。
昌吉州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今年一季度,昌吉州实现了521.45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同时,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呈现出回升向好的态势,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科技矩阵中的“新质迸发”
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华兴农场的万亩棉田里,几台无人驾驶大型拖拉机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下,自主规划路径、自主收放农具、自主掉头拐弯、自主绕障、自主开展厘米级精度作业……
从精细整地到精量播种,从滴灌施肥到无人机打药……科技驱动让农业生产变得更轻松、更智能、更高效。
5月15日,木垒四十个井子400兆瓦风力发电及配套220千伏汇集站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为年底并网发电打下坚实基础。项目投用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0.7万吨。
求速、求质、求效,今年昌吉州计划实施7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505亿元,一批批重点新建、续建、储备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持续发力的重点项目蓄积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厚度极薄,只有0.2毫米,相当于两张A4纸的厚度。这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生产钢纸的企业——新疆源一科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超薄钢纸厚度。
“钢纸是一种以棉浆等为初级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加工而成的特种纸,像新能源汽车制造、5G基站建设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需要用到钢纸,主要用作阻燃、绝缘和隔热材料等。”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恒军介绍,“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我们还参与了国家钢纸行业新标准的制定。”
近年来,昌吉州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发展重大需求,聚焦优势产业,结合全州3个千亿级、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点燃创新强引擎。2023年,州本级财政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同比增长354%,居全疆第一。
如何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堵点,2023年9月,全疆首个“丝路联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在昌吉州启动上线。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发布356项科技成果、378项技术需求,推动300多家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20多所疆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线上技术交流对接活动46场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十余项。
“揭榜挂帅”打造绿色GDP
4月21日,昌吉州工业倍增“英雄榜”一季度首次揭榜,新疆东方希望新能源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增加值总量位居前10位的企业上榜。“英雄榜”榜单映照着多元化维度,奔涌出企业争相创新的原动力,迸发出蓄势加速的生长力,显示出迈向绿色发展的蓬勃活力。
今年一季度,昌吉州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工业经济总量均居全疆第一。
数据的背后是政企同心的强大合力,这也是昌吉州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的生动体现。
昌吉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始终保持高频研判、高位协调、高效服务的快节奏,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竣工即投产”服务机制,政企合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在昌吉州举办的2024年首场“链”上昌吉·融入丝路品牌招商产品对接活动中,100多家疆内外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参与,现场22个项目集中签约。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与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座谈,围绕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扶持政策等方面展开对话,企业代表谈需求、讲问题、提建议,政府部门解政策、细方案、助落地,顶格支持协调推进。
为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2月,昌吉州在全疆率先试点建设碳账户平台。目前,全州已有46家高碳企业接入碳账户平台;金融机构依托碳账户,累计提供226.7亿元贷款。
2023年4月,昌吉州先行先试出台《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认定办法》《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企业认定办法》。对于经过认定的项目和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出台配套优惠支持政策,从而有序、科学、高效引导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火力发电、矿产开采和加工等13个重点领域高碳经济活动进行降碳、低碳、零碳改造,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数据显示,昌吉州万元GDP能耗近三年累计下降14.72%,降幅居全疆前列。
“十大典范行动”逐梦新征途
围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的目标,年初,昌吉州党委提出大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行动、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农业提振行动、工业倍增行动、文旅融合提质行动、国企核心竞争力塑造行动、教育优质均衡行动、医疗提质强基行动、城乡面貌提升行动和生态环保攻坚行动十个具有标志性、引领性、代表性的典范行动(以下简称十大典范行动),打造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月18日,龙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昌吉州各县市(园区)密集召开“新春第一会”,纷纷亮目标、谈部署、拼思路、晒方法,明确了一揽子新举措,为新春拼经济、稳增长、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擂响了隆隆“战鼓”。
创新探索“新”路径。昌吉州发力创新驱动,用数字引领先进制造业跃迁;引导产业向新,让战略性新兴产业跑出新天地。如今,一条条科技成果转化的崭新“生产线”在昌吉州“上线”,企业创新动力竞相迸发。一季度,全州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7.6%,比规上工业增加值高出8.9个百分点。
科技筑牢大农业根基。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五良”融合,昌吉州农林牧渔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疆前列,农业现代化水平领跑全疆。
“制造天团”加速进阶。今年,昌吉州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从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到产业链向中高端加速进阶跃级。驱动力十足的产业链,支撑昌吉州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循环经济“转”起来。昌吉州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绿色产业赛道上全力竞速。
风电场成为新劲旅。昌吉州筑梦新“风口”,产业链持续锻强补齐。目前,全州已获批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为3503.8万千瓦,其中已建成860.8万千瓦,占全疆的15%。新能源装备制造御“风”而行,产业集群拔节生长。
如今,昌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的势头更加强劲,“稳”的基础更加巩固,“新”的动能更加澎湃,“活”的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