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昌吉70年丨70年绿色可持续发展,呈一份绿水青山“生态卷”
——昌吉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巍峨天山,宛若一双巨手
将昌吉州稳擎于亚洲地理中心
昌吉州成立70年来
在7.35万平方公里州域上
励精图治、奋勇发展
于山水之间

2023年,昌吉州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8微克,较2017年下降26.2%;空气优良率77.5%,较2017年上升5.2%;重污染天气减少15天,占比9.1%,为历年来最好水平。
-
昌吉州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制定地下水水位下降整治十条措施,今年5月昌吉州地下水水位同比上升0.26米。
-
今年昌吉州在400万亩覆膜农作物中推广加厚地膜253万亩、全生物降解膜5万亩,当季农田地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农田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残膜资源化利用率达20%以上。
2023年,昌吉州34个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础点位各项指标浓度均低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

2016年以来,天山天池景区投资近亿元持续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湿地保护、人工造林等生态修复工程,实施47.79万亩南部山区禁牧工程,区域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产品供给等生态功能得到持续增强。

今年上半年,天山天池景区接待游客119万人次,同比2023年突破百万人次提前14天,实现旅游收入5.95亿元。
截至2023年
昌吉州治理沙化土地530万亩
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6个
面积116.62万亩
建立国家沙漠公园7个
面积36.66万亩
实现每个县市一个
国家级沙漠公园的目标
是新疆乃至全国
国家级沙漠公园最多的地州之一

昌吉州在一手描绘
金山银山新高地

每年9月初,昌吉市六工镇的南美白对虾一经上市就销售一空。近年来,昌吉市不断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引进鲈鱼、梭边鱼、罗非鱼、武昌鱼、黄辣丁和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73.76公顷,水产品总产量8229吨,全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8亿元。
2023年9月6日,昌吉市六工镇下三工村昌吉市鑫成水产养殖合作社,工人正在投喂虾。记者阿依加玛丽·列提甫 摄
70年来
昌吉州描绘绿色画卷
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
绿色发展之美
城乡宜居之美
水韵人文之美
区域善治之美
如今的昌吉
山增绿、景增靓、民增收
绿水青山、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
在昌吉大地铺展开来
(来源:昌吉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