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 菇棚别样忙
尽管室外天寒地冻,但在宁边路街道北门村蘑菇种植大棚内,一股湿润并带有蘑菇独特的清新香气扑面而来。大棚内的菌袋摆放得井井有条,一簇簇平菇从菌包中争相探出,宛如一把把小伞簇拥在一起。种植户马纪平与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筐,整个大棚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与忙碌的气息。
“今年我们村上种植蘑菇有9户,一共14个大棚,培育蘑菇菌包15万袋,目前所有菌包都已出菇,平均每天每个大棚可采摘200公斤,主要销往周边各大商超、农贸批发市场,每个大棚年利润在2.5万元左右,一直供不应求。后期我们还想增加其他品种,提高农户的收入。”
在滨湖镇迎丰村平菇种植大棚里,也是一片生机勃勃、忙碌有序的景象。自去年10月该镇和新疆泰沅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的“地窖蘑菇”试种成功以来,滨湖镇持续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引领,引进优质成品蘑菇菌棒,引导农户采用错茬种植模式,实现了蘑菇提质、产量提高、收益翻倍。
产业要发展,特色是关键。平菇作为常见的食用菌品种,具有生长快、周期短以及可以多茬采摘等优势,市场经济效益良好。近年来,昌吉市不断优化调整特色产业发展结构,发挥现代农业技术优势,在“时间差”“季节差”上做文章,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步壮大食用菌种的种植与推广,让食用菌产业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目前,昌吉市食用菌生产大棚共有21座,面积28.7亩,主要分布在大西渠镇、滨湖镇、六工镇等乡镇和宁边路街道东上庄村,预计全年生产平菇18万袋,总产量可达800吨,实现产值近百万元。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珂 姚金平 通讯员 赵倩 王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