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以文润疆铸同心——自治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系列报道之三

2021-08-17 19:42:10 来源:昌吉日报
【字体: 打印

中国昌吉网记者(刘茜)巍巍天山舒长卷,最是文化润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近一年来,人文荟萃的昌吉州一路踏歌而行,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起推动我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力量。

文化润疆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走进昌吉州,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风生水起,像涓涓细流滋润百姓的心田。

1月8日,随着昌吉市昌建社区阅读点开始办理借阅证,首批4家福建援建的百姓书屋向市民开放。

每座书屋面积60至80平方米不等,4处阅读点藏书规模达2.6万册,成为文化润疆新阵地。

昌吉市榆树沟镇整合党员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多种资源,着力打造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8个实践点,先后设置排练厅、手工室、绘画室、图书室等,持续开展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讲,开展全民阅读、体育健身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昌吉市已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个、实践站133个,延伸打造实践点60多个,中心、所、站、点四级联动,建起了理论宣讲、文化体育、卫生健康、扶弱济困、科技科普、生态环保等“6+N”服务平台,组建320多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7.5万人,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0多场次,服务群众50多万人次。

在木垒县英格堡乡乡村大舞台上,围绕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村民张秀莲为各族农牧民表演了自己创作的眉户剧,得到大家点赞。张秀莲动情地说:“乡上给我们专门修建了乡村大舞台。我们放声地歌唱,歌唱党的好政策;我们尽情地跳,舞出民族团结正能量。”

文化润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州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各县市大力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各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保障,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夯实基础。

我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形成覆盖州、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一批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

守正创新 扎根人民创作精品

2020年12月15日,经过两年多紧张准备与创作,一套10本“丝绸之路文化丛书”与广大读者见面,并在全国线上线下发行。

我州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造就了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丛书”是以昌吉州七县市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旨在全面记录昌吉州各县市历史发展沿革、地域文化风貌等。

“丝绸之路文化丛书”的出版发行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对进一步增强各族党员干部群众“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6月25日下午,昌吉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前进吧,中国共产党》在昌吉体育馆开演。

这台主题文艺晚会全景呈现恢宏史诗,重在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图谱,反映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表现党在百年征程中凝聚起来的精神追求。在节目编排创作上,采取浸入式表演,舞台表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传达信仰的力量。

在昌吉州艺术剧院副院长赵海看来,文化润疆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应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自觉意识、自觉担当。用潺潺流淌的文化水流润人润心。

这几天,呼图壁县笑笑艺术团的演员们在该县文化馆加紧排练舞蹈。笑笑艺术团是呼图壁县成立的79个民间文艺团队之一。

作为服务群众的文化阵地,呼图壁县文化馆常年举办戏曲、剪纸、舞蹈、器乐、绘画、基层文化带头人等免费培训班。同时,该县文化馆还依托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常年深入农村开展文化活动。

春风化春雨,润物细无声。在推动文化润疆工程的征途中,我州文艺工作者凭借智慧和力量,助力文化的种子在昌吉州的沃土上播撒,开出一束束滋养人心、凝聚人心的花朵。

文旅融合 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潜龙渊步道、飞龙涧步道、马牙山……这是近年来天山天池景区打造的健身步道和景点。今年,天山天池景区推出六大精品旅游线路、50多项主题活动,将一个全新的天山天池景区呈现在游客眼前。

精品旅游线路和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大大丰富了景区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供给,构建起“天山天池+”的发展模式,打造全域、全时、全业的“文旅廊道”。

7月20日至22日,古尔邦节假期3天,全州接待游客130.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743.47万元。其中,天山天池景区接待游客9.24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9%。

我州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实施旅游品牌提升工程,着力开发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加快推进国家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休闲主题乐园、精品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构建特色旅游目的地体系。

我州不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市场服务监督能力,打响“昌吉是个好地方”品牌,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我州围绕文旅融合这一主线,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州公共服务、文化文艺、非遗传承、文旅产业、文旅融合取得新成绩,基本实现文化惠民全覆盖,文旅产业规模明显提升。

未来,我州将重点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冬季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培育文化和旅游新业态产品,开发一批文创旅游商品,发展特色旅游民宿。同时,进一步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数字文旅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昌吉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影响力。

责任编辑:刘爱军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