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末昌吉州林草产业年总产值将达43亿元
日前,记者从州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到2025年,全州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4.2%,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将达到42.9%,林草产业年总产值将达到43亿元,呈现出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的良好格局。
据介绍,自治州“十四五”规划新增人工造林19.74万亩、树木1460.87万株,新增防沙治沙面积54万亩,预计总投资17.15亿元,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构建一条牢固的、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的防沙治沙生态屏障。
生态修复区域以镇区、园区、居民点绿化为“点”,道路、河道绿化为“线”,城区绿化美化、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修复为“面”,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生态屏障为“带”,实施“生态绿网补缺贯通行动、生态屏障巩固完善行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修复行动、乡村绿化示范提升行动、旅游沿线景观培育行动”5个专项行动。
“十四五”期间,全州将继续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确保50.45万亩南部山区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加强国家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国家级公益林面积稳定在766万亩;储备国土绿化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工程等林草项目10大类31个,预计总投资31.54亿元(不含新增酒庄投资25.6亿元)。
同时,我州将大力实施退牧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草原生物灾害防治等工程,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州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到700万吨,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42.9%,26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面积达到970万亩,特色林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左右(不含酿酒葡萄),果品产量达11万吨,林果业产值达到8亿元。
按照《昌吉州(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发展总体规划》,到2025年,州域内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目前面积5.17万亩,新增14.83万亩,酒庄达到150家,年产葡萄酒11.7万吨。
以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为支撑,以苗木花卉博览会为平台,到“十四五”末全州育苗面积稳定在25万亩,苗木产量7亿株,产值20亿元。
“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惠民产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治理体系,为昌吉争当全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新贡献。”州林业和草原局调研员石振业表示,全州林草部门提前谋划、立即行动,参考借鉴河长制以及木垒县先行试点改革实践经验,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州、县、乡、村林长组织体系,全面完成州级以下林长设立任务。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到2025年,全州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有成效,绿色惠民生态产业更有活力,生态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记者 王薇 通讯员 郭光华)(来源:昌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