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五年间】跟着文化去旅游——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二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亘古星宇下,北庭故城静立千年。
游客们身处北庭故城遗址,仿佛穿越光阴,走在盛唐的北庭大地上,看那重城繁堞、驼队云集,各族人民共享和平繁荣的盛景。
跟着文化去旅游,既是文化发展的需求,也是旅游升级的必然。5年来,自治州强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文化热、旅游火、百姓富的新格局,文旅融合散发出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积厚成势 劲奏凯歌
作为盛唐时期北庭都护府所在地,吉木萨尔县将历史文化挖掘与旅游文化开发结合起来,先后投资过亿元,相继建成北庭博物馆、修缮车师古道和千佛洞,举办“北庭民俗文化节”“车师古道览胜”“相约北庭园--寻访侏罗纪”等大型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开设北庭旅游网站,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话说北庭》先后在央视、旅游卫视播出,建设北庭故城数字展示中心,每年召开一届北庭学研讨会,打造北庭故城研学旅游基地和千佛洞影视城,将历史文化元素植入景区发展中,整个城市流露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自治州以节会为媒,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工业、农业、交通、航空等各领域相加相融,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
我州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集山地、草原、戈壁、大漠四大景观带为一体,拥有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51.47%,新疆的62.5%。全州有118个旅游景区(点)。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46家。天山天池和北庭故城分别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是新疆唯一同时拥有“双世界遗产”的地州。
我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历史遗迹富集区,有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疏勒城(石城子)汉代城址、唐朝墩古城遗址、北庭都护府遗址、车师古道、康家石门子原始岩画等重点历史遗存,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42处。
文旅融合,劲奏凯歌。2016年以来,全州累计吸引疆内外游客1.1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70余万人次。
迎风起势 文旅一体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庭州就像一本镌刻着岁月的厚重的书,沉淀了一个个故事。
如何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推动自治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怎样用创意点石成金,把资源转化成客流量和旅游收益?自治州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写下了答案。
5月19日,新疆“西域青年杯”群众舞蹈艺术交流赛总决赛在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开赛。13支代表队400余人通过广场舞、情景剧、模特表演、民族舞等精彩演绎,充分展示自治州文旅融合的建设成果。
近年来,大众健身文体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自治州持续开展文体旅游活动进景区,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9月25日,随着2021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会展中心开幕,天山北麓特色精品葡萄酒庄旅游线路“文化之旅”正式开启。
当天,近800名游客踏上了葡萄酒庄品鉴体验之旅,也正式拉开了自治州“爱家乡游新疆”秋冬季系列旅游活动序幕。
本次葡萄酒“文化之旅”规划了三条线路,将8家酒庄旅游示范点与就近的昌吉馕产业文旅小镇、庭州生态绿谷、新疆农业博览园菊花展、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老龙河胡杨林等旅游景区(点)融合,通过观摩品鉴、文艺演出、文化研学、互动体验等精彩活动增加游客体验。
10月1日,天山天池景区迎来假日旅游高峰。当天,从广东佛山出发的旅游专列抵达天山天池景区,600余名游客在海拔1910米的天池湖畔放声歌唱,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新生态、新旅游、新生活。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我州各大旅游景区、景点人气爆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数据显示,10月1日—7日,我州共接待游客12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7亿元。这个金秋,庭州文化和旅游之花正灿烂绽放。
顺时乘势 品质发展
在昌吉市二六工镇,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树木苍翠,环境清幽,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
1000平方米的展馆内,陈列着红军用过的大刀、蓑衣、文具等,一件件红色藏品、一张张影像资料,将来此参观的人们,带回到那段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是自治州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自2013年8月开馆至今,实地参观和直播阅览博物馆人次已达百万。
远处是错落有致的山峰,身边是乡土气息浓厚的村落,木车、木犁等农具随意靠在墙边,画家们在村子里采风创作,游客们在酒吧里喝咖啡看杂志,聊着如画的风景。
这是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一个普通的早晨。这个昔日以种地为主的小村子,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画家村”,共有农家乐、民宿13家,集艺术创作和旅游观光于一体,平均每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
2016年起,吉木萨尔县共投入1.1亿元,在小分子村修建了石器美术馆、果园艺术家公社、画廊步道等一系列文化景观,完善了基础设施,使质朴的村落处处呈现出美景。同时,该县制定奖补政策,鼓励艺术家在此建立工作室,吸引了不少疆内外画家慕名前来创作写生,“画家村”由此出了名。
除了小分子村,我州还打造了上九户村、月亮地村等文化村落。“每个乡村都有不同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元素,我们今后将继续围绕不同特点,打造更优质、更有特色的乡村游。”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子斌说。
雪峰倒映、风光如画的新疆天山天池景区,不但是传说中西王母和周穆王相会的仙境,更是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每年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
近年来,阜康市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以天山天池景区为龙头,补齐旅游要素短板,增强旅游产品供给能力,逐步实现南部观光游览、中部慢享体验、北部沙漠探险三大旅游业态联动发展,不断拓展全域全时全业的旅游廊道。
张子斌介绍,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自治州通过旅游和多产业、多行业的融合发展,推出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休闲观光旅游等多元化产品,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使“旅游+”成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