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现代农业“接二连三” 聚力奏响富民新曲——昌吉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述

2021-12-16 09:47:54 来源:昌吉州政府网
【字体: 打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冬季的田野,少了秋的喧嚣,深沉而宁静。不远处的乡村却是另一番景象:生产车间里,有机手工拉面生产线流水般运转,机声隆隆;观光牧场里,人们以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为主线相约研学游;乡村民宿里,现代农业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敞开怀抱接待着八方游客……

乡村振兴路上,庭州大地“农”墨重彩。今年,我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37.7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4.3万吨;投入资金20.35亿元,实施畜牧类重点项目共18个;打造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精品农庄7家,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既要“农”墨重彩,更要“融”出精彩。作为农业大州,近年来,我州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以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按照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核心、三产促进一二产发展进步的思路,通过不断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自治州精心谱写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富民新曲和现代农业发展华美篇章。

优化种植养殖结构 做稳做优一产

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农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的融合。一产是融合发展的基础,为产业融合提供资源。

今年,我州小麦种植面积231万亩,最高单产刷新全疆记录,粮食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棉花种植面积211.6万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优质小麦、棉花产业对优化种植结构至关重要。

仲秋时节,棉花炸蕾吐絮,棉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台自走式打包采棉机来回穿梭,一包包棉花整齐地码放在地头。

玛纳斯县乐升棉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马有宏告诉记者,他们种植了3万多亩棉花,一共有3个棉花品种,棉花纤维长度都在29mm以上,机械化采摘只需30天完成收获,与人工采摘相比,每亩地可节约成本600元。

今年我州棉花主推品种控制在8个以内,主栽品种占棉花种植面积的85%以上,同时依托国家棉花产业联盟落户昌吉优势,成功举办了首届CCIA高品质棉花竞拍大会,进一步推动棉花产业“技术方+生产方+需求方”一体化布局的深度融合。

小麦种植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我州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全州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开工,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75%以上;新冬22号、新冬18号等优质专用小麦和有机小麦品种愈加受到农民欢迎,统一品种、耕种、收购、加工、销售和全产业链监管的经营模式,有效提升了小麦品质。

特色产业对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具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自治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加工番茄、蔬菜、籽用瓜等具有地理标志的地方特色作物,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91.1万亩,成为富民强州的重要产业。

精品牧业强势闯入人们的视野。2021年,我州投入资金20.35亿元,实施畜牧类重点项目共18个,吉木萨尔县大北农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疆首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截至目前,全州牲畜存栏338.59万头(只),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8.55万吨、23.18万吨、1.75万吨。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做强做大二产

随着农业生产量的不断提高,同质化的农产品过多,给农业深加工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在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二产获得快速发展,预计今年全州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5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1.75:1以上。

初秋,行走在呼图壁县大唐西域酒庄,葡萄挂满枝头,酒香扑鼻而来。大唐西域酒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优质基地为基础,把葡萄、文化、旅游产业和田园综合有机结合,多个品牌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获奖。

每年9到11月是棉花采收季,也是玛纳斯县乐土驿镇轧花厂最繁忙的时候,每天约有三四百辆运输棉花的车辆进出工厂,工厂年加工量约4万吨籽棉。近年来,玛纳斯县打造集棉花种植、加工、销售、经营、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优质棉产业化联合体,促进棉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这个冬天,来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全密闭的手工挂面生产车间里,成套的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令人赞叹。这些年,腰站子手工挂面、有机面粉等“绿色产品”线下线上俏销,走向全国人民餐桌。

今年,自治州全产业链建设步伐加快,组织实施了葡萄产业集群、包家店镇产业强镇、腰站子村农产品加工园区等一批产业化发展重大项目,推动农业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新格局。

作为产业化经营的桥梁和纽带,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全州培育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13家、州级14家,逐渐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我州通过举办和参加农畜产品交易展会,搭建起农产品产销对接“快车道”,累计签订融资、项目建设、销售协议等30余亿元,依托“互联网+”农产品销售额达60亿元以上。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做活做精三产

6月,迎面吹来凉爽清风,浓郁的花香牵引着人往前走,这片油菜花田似乎没有尽头,游客尽情享受着华兴·悠游谷景区的原生态田园风光。

新疆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棉花种植基地为依托加工收购机采棉,借助优美自然环境,引入拓展培训、休闲观光等旅游项目,先后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资质和荣誉。

曲径通幽的碎石小径、花草树木高低错落、喷泉随音乐舞动、奶牛景观造型憨态可掬,远远望去,牛舍坐落在花木之间……夏日的新疆朗青畜牧休闲观光示范牧场,俨然就是一座大花园。

新疆朗青畜牧有限公司有奶牛存栏量1100头,研发驼牛奶、常温牛奶、低温酸奶三个系列18款产品,月销售额突破百万元,还建设有奶牛公园、果蔬采摘园等,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拉长“牛经济”产业链条。

进入深秋,三五结伴的游客漫步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的小麦博物馆、麦田公园、特色民宿,不时地用相机和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

10余年来,腰站子村流转土地18万亩,陆续建成了有机手工挂面、油料加工车间、面馆、民宿等,将小麦产业特色不断放大、拓展、衍生,成为自治州做强乡村游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州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构建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今年,以“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为主题,自治州培育推介休闲农业精品线路5条,打造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精品农庄7家,全州休闲农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36.54万人次,带动农户3015户持续增收。

不停耕耘,不断收获。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势充分释放,现代农业“一二三产手挽手”,庭州大地,见美、见富、见未来!


责任编辑:陶美玲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