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创新政务服务举措 营造利企便民环境——昌吉州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国昌吉网(记者 高云哲 通讯员 毛葳)今年以来,我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不断创新政务服务理念,创新政务服务举措,努力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优化供给“就近办”
围绕数字政府建设,昌吉州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为推进为民服务更近一步,昌吉州布放19台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向广大信息主体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同时,大力推广“政银合作”“政邮合作”,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网办”,在昌吉市27家银行网点实现商事登记业务网上申报,并依次推出了“免费代办”“免费寄递证照”服务。
昌吉州还开启了应急救护24小时服务模式,在州老年人老干部活动中心、昌吉市西郊客运站、昌吉学院投放3台应急救护一体机,配有自动体外除颤仪、急救包和数字智能交互系统,既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急救的医疗设备,又能进行急救知识教学等数字化交互服务,让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落地见效,筑起生命健康安全屏障。
帮办代办“贴心办”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在吉木萨尔县政务服务中心“保姆式”帮办代办窗口,新疆大鹏新泉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办理了法人注册和投资项目备案业务。“有了工作人员的帮助,我们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太感谢你们了。”新疆大鹏新泉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昌吉州全力护航重点企业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帮办代办窗口,安排工作人员提供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坚持“一企一专员”服务原则,针对没有办理经验的企业,由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代替企业走流程、填资料,全程帮办当好“店小二”,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门不清、路不熟、来回跑”等问题,推动行政审批更加便民利企。
今年,我州已设立帮办代办窗口11个,共协助企业完成帮办代办业务830件,准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100%。
“办不成事”窗口办成事
全州各政务服务中心今年开设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重点解决“放管服”改革的痛点难点问题,疏通办事梗阻。
企业和群众未能顺利办理的事项,都可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问题,由窗口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具体情况并统一受理。能够当场办结的事项,立即予以办结;无法立即解决的,由承办部门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承诺办理时限,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企业或群众。
昌吉市天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部长宁江平在昌吉市市民服务中心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和“红线”规划图等相关手续时,因自治区调试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无法进行线上办理。为不影响后期手续的办理及企业项目的正常开工,昌吉市政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调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对该问题进行了“会诊”,为其进行了资料受理、审批,为该企业按期开工争取了时间。
自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来,全州已解决210件涉及医保、工程项目等领域的企业和群众关切问题。
业务办理“不见面”
昌吉州聚焦群众需要,推行“不见面”审批,鼓励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的模式进行业务申报,实现申请人不到场,方便了企业和办事群众,营造了“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发展环境。
“以前,我们在办理转移业务时,需要手工录入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表,不仅办理效率不高,还存在着基金防控风险。如今,我们只需通过人社部转移系统下载参保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就可实现‘全程网办’,不仅缩短了办理时限,还增强了基金风险防控能力。”昌吉市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荣枫枫说。
自我州开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网上办理渠道以来,全州已有近5000人享受到了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见面”服务。
“跨区域通办”再升级
推动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既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便利群众生活、企业生产经营的必然要求。昌吉州结合实际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跨区域通办方案,在州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跨省通办”专窗17个,推动奇台县与福州市签订“榕奇通办”合作协议、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福州市签订通办协议、玛纳斯县与石河子市签订通办协议,实现首批64项高频事项两地通办,给群众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昌吉市民王女士和在北京工作的爱人计划在北京购房,需提取王女士公积金余额。针对王女士的需求,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专门成立业务小组,核实购房行为的真实性后,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业务人员通过两地联办平台为王女士办理了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业务,随后在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上传了王女士的公积金使用证明及近两年的缴存明细,最后通过“跨省通办平台”一次性办结了业务。干净利落的业务办理模式,得到了王女士的连连称赞。
截至目前,全州发布跨省通办事项880项,跨省通办事项累计办理38329件。
“接诉即办”暖民心
昌吉州将33条政务服务便民热线、7部行业自建电话和州长信箱全部整合归并至12345热线,实行“一号对外服务”,开通电话、APP、网站等诉求受理渠道,实行“7×24”小时人工服务。同时,完善诉求受理、协同办理、结果反馈等办理闭环流程,做到咨询类诉求1日内答复,求助投诉类10日内办结答复,有效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
今年以来,全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受理诉求42199件,接通率99.61%,直接办结率72.83%,限时办结率94.59%,回访满意率98.53%。
下一步,昌吉州将不断探索、优化、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从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打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提升资源要素保障的发展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强化尊商重企的人文环境入手,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开启新的政务服务“优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