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
1.合理管控使用电子产品。合理管控使用电子产品。学生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严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教师使用电子屏幕开展教学时长累计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长要以身作则地引导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合理有度地使用电子产品,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2.强化学生体育锻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至九年级每天安排1课时体育与健康课,一般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学生每天校内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提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优先安排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时和大课间。气温适宜情况下,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3.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严禁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督促孩子规范做好眼保健操。
4.落实学生作息管理。严禁中小学教师拖堂,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眼保健操的要求,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息管理。严格保障孩子睡眠时间,幼儿园和小学生每天睡眠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不低于9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低于8个小时。
5.加强爱眼护眼宣传教育。各学校、幼儿园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活动,利用微信群、校园广播等形式,深入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属地街道医疗机构、健康副校长的作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近视防控专题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程或主题班会等形式,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6.开展视力监测预警。学校要坚持开展每学期2次的视力监测工作,重点关注中小学生寒暑假返校后视力变化情况。建立健康体检数据库,建立视力不良学生健康档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发现视力异常学生必须告知家长进行专业检查。
7.前移近视防控关口。教师必须掌握“一尺、一拳、一寸”的正确读写姿势并教会学生熟练应用,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有义务询问其视力情况并及时提醒家长关注学生视力健康。
8.改善学校教学环境。严格落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标准,学校所有教室配备护眼灯,教室照明卫生条件必须100%达标。每学期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宿舍、体育场馆等采光和照明条件进行1次检查和清洁,每月至少调整1次学生座位,每学期集中调整1次学生课桌椅高度。
9.促进学生饮食健康。有食堂的校(园)给学生提供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家长要引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严格控制高糖、高油、高盐等食品、饮料的摄入。
10.深入落实“六个一”要求。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每学期初开展一次专题部署、每年跟踪对比分析一次全校学生视力状况”等“六个一”防控要求,以小切口举措的落实,推动近视防控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