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保险+期货”让棉农吃上“定心丸”
作为自治区 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县市,我市不断完善棉花价格补贴机制,同时发挥金融市场功能,以有效化解棉花市场风险,保障棉花实际种植者的基本收益。
前不久,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州中心支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二六工镇广东户村, 向棉农宣传讲解了棉花“价格保险+期货”的相关政策 和注意事项。
广东户村村民鲁全安说:“就是给我们种棉花的农户吃了一个定心丸,这个政策是国家对我们农民的一项惠民政策,在我以后种地上面信心更足。”
广东户村村民马学林说:“特别是这几年价格还不太稳定,但是现在党的政策好,就是把补贴+期货补上下来,农民还是可以说就是有点底,可以说是这样子就风险上降低了,比较好一点。”
“价格保险+期货”是指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形成棉花价格保险机制,保险目标价格与低于此价格的棉花市场平均价格之间的价格区间为保险理赔区间,当棉花市场平均价格低于保险目标价格时,保险公司启动保险理赔,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履行价格保险赔付义务。
二六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勇:“我们要把政策要讲透,不管市场怎样波动,最后有国家的惠农政策来兜底,给我们的老百姓吃上定心丸,让我们更加有信心,也有动力去完成2020年的各项经济任务。”
根据试点方案,整个保险 参照2019年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水平,承保棉花最低价格为18600元/吨。保险期限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每亩地保费由国家补贴。如果实际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平均值,保险公司将赔付价格差额。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州中心支公司农险总监张军文:“我们推出价格保险就是让广大农户规避价格市场风险,让农户种地更有保障。”
目前,我市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市926户棉农、13个农业生产单位已经全部参保。
市发改委价格收费管理科科长景丹:“发改委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跟踪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工作的进展,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全力配合太平洋保险公司做好此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