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种植富农家
我市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9月17号一大早,在二六工镇光明村种植户买玉春的高粱地里,一台收割机来回作业,收获的高粱很快就被运往收购点进行销售。今年,买玉春采用“公司+农户+订单”的模式种植了110亩优质制种高粱,从播种、田管到采收销售,都有公司全程提供服务,他家的制种高粱不仅品质好,效益也比往年好。
二六工镇光明村村民买玉春:“签了合同,1公斤是6.5元,1亩地单产就是400公斤,毛收入2400块钱左右,今年种了110亩地,下来毛收入也就是25万元。”
今年,光明村与山西省晋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400亩高粱制种合同,为帮助农户及早采收销售,市税务局驻二六工镇光明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协调了3台大型收割机和10辆运输车辆,加快了采收进度,提高了运输效率。
市税务局驻二六工镇光明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寇璐:“帮助这些种植户,加快制种高粱的采收进度,确保这些高粱颗粒归仓,从而实现增收致富。”
山西省晋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兴:“明年还计划在二六工继续加大种植面积,推广到2千余亩,本着就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农民共同致富。”
这段时间,榆树沟镇勇进村的万亩制种玉米也迎来了丰收季,3台全自动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采收,种植户们还在地头用收获的玉米摆出了“丰收节”字样的造型,庆祝丰收。
榆树沟镇勇进村村民陈素民:“今年我们的苞米也丰收了,我也种了20多亩地,估计亩产量达到600多公斤,心情特别高兴,现在农民日子真的好过。”
近年来,榆树沟镇镇结合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华西、昌农、九禾等制种企业合作,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发展了2.5万亩订单制种玉米种植面积,今年预计亩产达600公斤以上,亩均效益2500元左右。
榆树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摆小林:“在农民的增收上,制种企业全程从播种到管理到收获,全程的指导,我们采取的高效节水和机械化作业,在成本上大大降低,另外专业的合作社和我们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这两块,统一与企业签订订单,统一来采购农资,所以成本下降。”
发展“订单农业”,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还扩大了种植规模。目前,我市已发展制种玉米、制种高粱、加工番茄等订单农作物50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5%以上,惠及农户2万余户。(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成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