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堂”助力“大民生”
老年助餐服务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昌吉市高度重视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满足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积极推动养老助餐服务发展。
这天中午13时刚过,家住星汇名筑小区的程奎作为第一位“客人”,就来到中山路街道天山社区的助餐点等候吃午饭。在社区志愿者的热情招呼下,不一会,可口的饭菜就摆在了老人的面前。程奎告诉记者,这里的饭菜样式多、味道好、干净卫生,价格不贵,他和老伴两个人到助餐点来吃饭很方便,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天山社区助餐点占地面积32平方米,设有制餐区、打包区、打餐区、就餐区,配备有清洁、烹饪、消毒等厨房设备。助餐点根据季节时令变化,供应当下流行的菜肴,每日按照老年人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菜谱,满足老年人饮食需求。
“目前,天山社区助餐点面向全体市民开放,为居民提供助餐服务。60岁以上的老人和12岁以下的儿童可以享受一顿午餐10元钱的优惠服务,其他群体吃饭每餐是13元。我们还为昌吉市环卫工人配餐,为周边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困难群体也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免费用餐,每天用餐的人数在120-150人左右。接下来,我们天山社区会与助餐企业通力合作,尽最大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实惠的助餐服务。”中山路街道天山社区党委书记殷俊杰告诉记者。
在北京南路街道油运基地社区助餐点,记者看到桌椅摆放整齐、环境干净整洁,就餐区里豆角炒肉、红烧茄子、西红柿炒鸡蛋等菜品整齐地摆放着,有荤有素、香气扑鼻。中午两点左右,助餐点里座无虚席。今年刚上五年级的小学生刘嘉浩由于父母上班地方较远,来回跑路不方便,每天中午就在助餐点里吃饭。
刘嘉浩笑着说:“这儿的菜味道很好,特别好吃,荤素搭配,品种还多。我每天中午放学后都会和同学一块儿过来就餐,很实惠。”
为守护居民“舌尖上的幸福”,油运基地社区助餐点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为居民提供价格适中、营养配比科学、口味宜人的饭菜,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就餐需求。同时该助餐点还设置有外送服务,多种形式兼顾堂食与送餐。
近年来,昌吉市全面推广建设“助餐工程”。积极探索住宅小区助餐运营新理念,优化老年助餐配送体系,逐步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助餐点运营模式,不断推进“开放式”助餐服务。在优先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前提下,为社区干部、学生以及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助餐服务,发挥助餐点辐射社区的溢出效应。目前,全市共打造建设社区助餐点47个,委托第三方运营22个,社区自管25个。(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博 通讯员 马蓉 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