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36万亩棉花进入蕾期生长关键阶段
眼下棉花陆续进入
在滨湖镇下泉子村,昌吉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针对近期雨水多,气温高情况,指导棉农通过喷洒缩节胺来有效地调控棉花苗的生长速度和高度,促进其分枝和开花。同时,还对田间的蚜虫、棉盲蝽等病虫害进行了防治。
昌吉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栽培科科长 推广研究员杨金霞说:“棉花品种不一样,它对缩节胺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今年的气候雨水偏多,容易出现苗期旺长的现象,所以说化控措施一定要跟到位,如果跟不到位的话,苗期就出现一个旺苗情况。”
棉花蕾期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棉花根系发育,为棉花后期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大西渠镇思源村今年共种植8300亩棉花,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种植户进行中耕作业,村“两委”也组织人员积极解决棉农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灌溉等问题。
今年
昌吉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棉田里示范推广田间智能化信息技术
包括电磁阀、墒情监测仪和智能化施肥机
棉农只需在手机上进行操作
就可以实现科学的水肥自动化灌溉
滨湖镇下泉子村村民王耀伟说:“通过安装在地里的墒情站上的感应器,我们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它缺不缺水,如果地块缺水了,在手机上操控,电磁阀就可以打开,然后就可以浇水了。这样一亩地仅人工滴水费就能省40多元。”
今年,昌吉市在滨湖镇、大西渠镇、三工镇等9个乡镇共种植优质棉花36.26万亩。昌吉市农业部门早安排、早动手,抢抓农时,提升出苗率,并因地制宜、因苗管理,分类指导。各级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为棉农提供技术服务,指导棉农科学浇水、配肥、防治病虫害等,确保棉花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管理。
昌吉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栽培科科长杨金霞说:“在后续的田间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中心的技术人员,包括乡镇的一些特聘农技人员,我们要及时地定期定点地进行田间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做到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化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能够精准到位,确保棉花生产正常进行。”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楼 张圆圆 叶飞 通讯员 杨文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