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上门服务 昌吉市这样守护“夕阳红”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不仅是“小家”的愿望,更是“大家”的愿景。近年来,昌吉市持续加大养老服务领域建设投入,通过新建小区配建、老旧小区存量改造、辖区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在建国路街道水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工地现场,施工人员正加紧进行内部装修作业。该项目负责人黄术林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1497平方米,自去年9月动工以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以上,预计7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水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由昌吉市民政局牵头负责,总投资600万元。该项目建筑共三层,每层面积约500平方米。其中,一层规划为助餐点,旨在为老年人提供便捷、营养的用餐服务;二层将打造成老年娱乐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三层计划引入第三方专业康养理疗机构,开展中医推拿等康复治疗服务,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整个项目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室外活动场地以及配套附属设施,建成后将成为集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水林社区党委副书记侯天亮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环境更优、功能更全、服务更专业的养老服务,充分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显著提升医养、康养服务水平。

建国路街道和畅园社区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将居民楼负一层改造成老年活动室,设有书画室、棋牌室、休息室等活动区域。每天都有不少老人来这里跳舞、下棋,参与各类娱乐活动。和畅园社区党委副书记黄首爽表示,社区将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以来,昌吉市聚焦老年人“物质+精神”双重需求,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专业养老机构为支撑、家庭养老为延伸,同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落地,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截至目前,昌吉市养老项目建设资金已到位960.8万元,相关项目均已开工。已为28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金色晚霞”助餐服务;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12张;累计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5785人次。此外还完成了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养老服务中心和1个敬老院的提质改造。
(记者 白珂 通讯员 霍延磊 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