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鲁木齐及周边地震预警这些问题,为你解答!
最近,有网友关心乌鲁木齐及周边的地震预警情况,为什么有的地震能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有的收不到?预警震级和正式震级有啥区别?今天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为什么有的地震收不到预警信息?
预警系统有发布“门槛”。一般情况下,预警震级达到4级及以上,并且当你所在位置的预测地震烈度达到设定的下限值(一般情况下限值设为2度),且设置了手机、电视预警功能或位于专用预警终端、广播地震预警的覆盖范围内,才会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比如呼图壁县6月25日发生的3.8级地震,正式速报震级为3.8级,预警系统自动测定为4.2级,达到了4级的“门槛”,所以大家能收到预警信息;而托克逊县7月10日发生的4.4级地震,无论是正式速报还是系统自动测定,均为4.4级,也会推送预警信息。7月8日乌鲁木齐县发生的3.9级地震,正式速报和系统自动测定都是3.9级,没达到4级“门槛”,因此不会发布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震级和正式速报震级为什么不一样?
有时同一个地震,手机上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的震级和正式速报信息的震级可能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
地震预警震级是地震预警处理系统自动分析数据快速产出的信息,5-10秒就能有结果,虽然快,但由于此时接收到的观测台站数较少,因此测算出的震中位置和震级与后续震级结果有偏差。
正式速报震级则是通过地震工作者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对多个台站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处理分析后得出的,通常需要6-12分钟左右,虽然慢,但结果更准确。地震预警震级与正式速报震级存在差异,属于正常现象。
监测站点的分布网型和分布密度也会影响预警结果。例如,呼图壁县3.8级地震所在区域,受预警台网分布较稀疏且不均匀等因素影响,系统自动测定的震级是4.2级,和正式速报震级差了0.4级;乌鲁木齐及周边预警站点分布较密集且较为均匀,台网分布相对较好,地震预警处理系统自动测定的预警震级较准确,正式速报和预警震级都是3.9级,没有偏差。
大家能否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主要看预警震级和预测的本地地震烈度,和正式速报震级关系不大。
新疆地震预警区有什么分类?
根据地震监测站点分布,新疆地震预警区划分为重点预警区和一般预警区:重点预警区包括天山中段和南天山西段,这里发生4级及以上地震就会发布预警信息,而且因为站点较密,预警平均用时约10秒。重点预警区以外的区域称为一般预警区,区域内发生5级及以上地震才会发布预警信息,由于预警站点分布稀疏,预警平均用时约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