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标题: | 环境保护 | ||
来信时间: | 2020-01-10 | ||
信件内容: |
最近昌吉市的天总是灰蒙蒙的,霾严重,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诸多不利,两年前的冬天比现在空气质量要好很多,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呼吁全社会关注环境问题。 |
回复部门: | 昌吉市 | ||
回复时间: | 2020-01-20 | ||
回复内容: |
您好: 感谢您关注市长信箱,您反映的问题,我市领导高度重视,安排昌吉市环境保护局进行调查处理,现答复如下: 关于您反映“最近昌吉市的天总是灰蒙蒙的,雾霾严重,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诸多不利,两年前的冬天比现在空气质量要好很多,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呼吁全社会关注环境问题”。现将调查报告情况上报如下: 一、昌吉市近年来同期空气质量状况说明 (一)2019年空气质量状况 2019年昌吉市PM2.5年均浓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PM10年均浓度9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6%;优良天数267天,优良率73.1%,同比上升1.6%;重污染天数44天,同比增加1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2017年与2019年空气质量状况对比 昌吉市2017年1月重污染天数29天,2018年1月重污染天数21天,2019年1月重污染天数17天,2020年1月截止14日重污染天数9天,同比2019年1月同期减少2天,重污染天数呈逐年减少趋势。 (三)昌吉市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昌吉市近年来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率70.9%,PM2.5年均值67微克/立方米;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率71.5%,PM2.5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率73.4%,PM2.5年均浓度5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首要污染物PM2.5年均值逐年下降。 二、冬季供暖期空气污染的原因 1.冬季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近年来冬季极端天气明显增加,“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象现象频发,使得冬季长期处于静稳状态,逆温效应强烈,静风频率高、雾日多,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空气污染物不易水平和垂直扩散,导致“乌昌石”区域出现区域性雾霾天气。 2.“乌昌石”区域冬季采暖期煤烟型污染相互影响特征明显。“乌昌石”区域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属人口、工业和能源消耗密集区,特别是区域内煤电、煤化工企业众多,大气污染物产生和积累量较大。由于短期内以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难以改变,对采暖期区域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盆地南、北、西三面环山,加上冬季静风效应不利于大气水平流动,空气污染呈明显区域性特征。我市位于“乌昌石”区域中心地带,受区域性传输污染影响较大,污染形成呈区域化、复合化特征。冬季采暖期由于气象条件变化和大气污染物在区域内逐步积累和缓慢扩散的作用,呈现重污染天气和非重污染天气交替出现的过程。 3.污染物的二次转化。二次源PM2.5和臭氧是NOX、SO2、NH3和VOCs等前体物质在适当条件下的转化产物。近年来由于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比例等发生变化,促进了一次源污染物向成分复杂、危害性大的二次源污染物转化,导致PM2.5和臭氧浓度升高。我市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正由一次源污染物逐步转变为二次源污染物,污染呈区域化、复合化特征。 三、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近年来,昌吉市穷尽所能、倾尽全力,全力实施“减煤、降排、抑尘、控车、增绿”治理措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推动构建起政府负总责、环保部门综合监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昌吉市于2018年9月28日成立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中心,全面指挥调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州政府于2019年初引入国家环科院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专家团队,在我州开展大气污染专题研究和整治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市党委、政府统一安排,参照国家、自治区、州相关污染防治行动文件方案,结合我市实际高标准、严要求出台了《昌吉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昌吉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昌吉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方案,确保各项任务层层落到实处。三是加大燃煤污染治理。通过不懈努力,我市成功关停了华电二期2*125兆瓦热电联产机组,淘汰6家集中供热企业的21台905蒸吨燃煤锅炉,淘汰燃煤小锅炉及土暖气761台。建成2座天然气集中供热站作为替代应急热源。加快推进“电化昌吉”进程,2017年完成电采暖面积50.91万平方米,2018年完成电采暖面积57万平方米,2019年完成电采暖面积65.33万平方米。实施八工一村、八工二村等20个项目共18898套棚户区改造,整治燃煤设施7718个,建成区无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开展禁燃区餐饮业高污染燃料使用专项巡查。全面开展非法煤炭经营场所整治。四是加强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坚决杜绝“三高”项目进昌吉。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作。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推进,特变能动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并投入试运行。五是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全面强化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对不符合要求建筑工地进行不定期督查整改,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效果明显。持续加强道路扬尘管控,严格渣土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和大货车分流管理,提升城区道路机械化作业率,城区道路的清洁程度不断提升。加大农村道路执法检查。大力整治建成区“裸露地块”,对已批已供裸露空地、零星空地全部实施绿化、覆盖。六是加强交通运输污染治理。积极开展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更新工作,新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9辆、纯电动出租车15辆,配套建设充电桩30个,淘汰老旧车131辆。2019年1月1日起,全市各加油站全面供应符合第六阶段强制性国家标准车用汽柴油。持续开展油品质量监督抽查,汽柴油合格率达100%。七是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昌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全面推行环保“网格化”监管工作机制,贯彻环保网格联动、乡镇、街道“派单”工作机制,坚决落实企业关停、减排、限产措施,确保减排有效;组织环保、气象人员结合气象状况,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各微站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研判,着力研究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防治措施。 针对您反映的问题,我市环保局全力以赴,持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一阶段,昌吉市将继续倾尽全力、穷尽所能,按照国家、区、州等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执行建筑施工扬尘“八个百分之百”管控要求,持续强化裸露地块、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实施城市道路保洁抑尘及城市、农村道路渣土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尽其所能应对重污染天气,千方百计地降低PM2.5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数。全面加强燃煤治理,通过限煤质、错峰生产、以热定电、协调非供暖季减量发电等措施,严控煤炭消费量。加快推进“清洁取暖”替代利用,按照城市供热规划及清洁取暖规划,加大集中供热力度。全面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我市环保局也电话联系您进行回访,您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昌吉市环境监察大队办公室,联系人:徐仁杰,电话:0994-2357892。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昌吉市市长信箱办公室 2020年1月20日 |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