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昌吉市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 CJS001/2023-000001 | 主题分类 | |
名 称 | 关于印发《昌吉市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主 题 词 | 印发 昌吉市 加强 商业 体系建设 农村 消费 实施方案 的通知 | ||
文 号 | 昌市政办发〔2022〕25号 | 发布日期 | 2022-08-15 22:23:07 |
发文单位 | 昌吉市人民政府 | 发布机构 | 昌吉市政府网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昌吉市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5日
昌吉市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商务部等17部委《关于加强县城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商流通发〔2021〕99号)各项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昌吉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区、州党委、政府关于农村商业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分层分类,因地制宜,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实施“县城商业建设行动”,建立完善市域统筹、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到2025年,改造提升市域商贸服务中心至少1个;建设或改造市域农贸市场1至2个;建设或改造乡镇商贸中心10个;建设或改造村级便民商店(网点)30个;共同物流配送率提升20%。力争全市商业综合体、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全覆盖,做到村村通快递,打通市域商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三、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资源下沉。支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二)补齐短板,整合提升。加强资源整合,做好与电子商务进农村、城乡高效配送等工作衔接,充分利用现有商业设施,补齐短板,打通堵点,加快完善市域商业设施,畅通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市域商业体系。
(三)立足实际,分类实施。综合考虑昌吉市人口分布、市场需求、商业基础等因素,合理确定商业网点布局、功能业态、数量规模、辐射范围等建设内容,不搞大拆大建,避免商业过剩和同质化竞争,适应乡村振兴要求。
四、主要任务
(一)健全农村流通网络
1.完善市域商业设施。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知名商业综合体进驻我市商业小综合体,延伸供应链,推广应用新型交易模式,共建共享仓储等设备设施,增强市域商业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鼓励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自建、合作等方式,改造提升市域商贸服务中心。在各行政村改造小型商店、便利店、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传统网点,增强农村实体店铺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实施好“百兆乡村”“4G乡村”工程,推动农村5G网络布局和商用试点,实现处处能上网,时时可上网。
牵头部门:市商务和工信局
责任部门:市住建局、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2.培育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农村电商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创业人员培训,以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为主体,开展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电商应用、农民网络创业(直播)等专业培训。提升电商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提供惠农金融,合作社贷款等金融服务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多类型的社会化金融服务。支持鼓励邮政企业依托乡镇中邮驿站、村邮站,整合电商、物流的资源优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销售难”“物流难”问题。
牵头部门:市人社局
责任部门:市商务和工信局、退役军人事务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分公司城区分公司、各乡镇、街道
(二)丰富农村消费市场
3.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推进人口规模较大的三工镇、榆树沟镇、大西渠镇等行政村通硬化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实施建制村通双车道,建设便利通达的公路路网。完善充电设施(充电桩)的备案审批,鼓励社会投资在需求量大的区域建设充电设施(充电桩)。
牵头部门: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各乡镇、街道
4.优化农村生活服务供给。引导商贸流通企业依托乡镇街区场所,提供餐饮、美容美发、娱乐、购物等生活综合服务。持续开展绿色智能家电惠民行动,鼓励家电行业利用现有门店资源开展“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家电促消费活动。支持乡镇承接促消费活动或开展农产品展销会,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提升或改造村民活动中心、农村便利店等场所,提供理发、维修等便民服务店,拓展“一店多能”。
牵头部门:市商务和工信局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5.提升市域文旅服务功能。鼓励文旅、民俗等资源丰富的乡镇推动商旅文娱体等融合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进一步提升“杜氏旅游”“芸农庄”“昌吉小吃街”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打造“庭州生态绿谷”“丝路胜境”“硫磺沟热气泉”“印象戈壁葡萄酒庄”等一批旅游品牌,带动昌吉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文旅宣传推广和现代旅游综合环境及治理体系发展。以乡村旅游村为重点,提升村容村貌水平,为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牵头部门:市文旅局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三)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6.增强农产品市场流通能力。推进农超对接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齐与农业生产布局相适应的产地流通设施短板,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新建或改造1至2个便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辐射周边的区域仓储物流集散中心1至2个。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支持农贸市场、菜市场等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鼓励有条件的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末端功能。
牵头部门:市商务和工信局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供销社、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
7.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做好冷链物流项目审批备案,提升冷链设施设备现代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冷链物流服务保障能力。推进生产基地、农贸市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库存资源,开展冷链共同配送。推动冷链快递发展,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依托现有邮件快件处理中心,完善冷链仓储、分拣、配送功能,完善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
牵头部门:市商务和工信局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供销社、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分公司城区分公司、各乡镇、街道
8.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持续开展“三工滩有机玉米”“佃坝镇有机蔬菜”“六工镇鲜食葡萄”“三工镇蟠桃”等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支持“小金牛”“米品汇”等行业品牌发展,培育5个以上特色浓、信誉高、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名录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定期修订发布农产品品牌目录。拓宽品牌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各乡镇、街道
(四)加强农资市场建设
9.健全农资服务网络。鼓励各类农资市场主体发展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挥供销系统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推动传统农资流通企业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农资流通网络。支持鼓励邮政企业依托乡镇中邮驿站、村邮站,在各邮政网点提供农技服务。
牵头部门:市供销社
责任部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分公司城区分公司、各乡镇、街道
10.增强农资服务能力。认真执行农药生产经营审批许可程序,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优化审批服务。组织开展农药行政管理培训5场次,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引导传统农资经销商创新营销模式,提高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比例。支持供销系统、邮政乡镇网点巩固基层农产品农资供应、农资配送、农产品收购等传统业务,依托农资连锁配送网络,线上订购、线下配送、送货上门,创新农资经营方式。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五)创新发展流通新模式
11.提升农村电商服务水平。坚持电商产业链条化集聚发展,强化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末端支撑功能,加强部门资源整合,推动“一村多站”向“一站多业”转变。引导电商平台投放更多种类工业品下乡,弥补农村实体店供给不足短板。推动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电子商务新模式向农村普及,引导农户、涉农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网上营销、直播售卖等业务,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
牵头部门:市商务和工信局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12.推动农村寄递物流配送。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物流资源与电商、快递等物流服务网络和仓储设施共享衔接,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市场化运营。推进落实“快递进村”行动计划,鼓励各品牌快递通过直接设立站点,或与邮政、客运、供销、个体商户等合作提供快递服务等方式,扩大“快递进村”覆盖范围,提高网点快递收发兼容度。
牵头部门:市商务和工信局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供销社、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分公司城区分公司、各乡镇、街道
13.健全产销对接衔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外销平台、电商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农产品流通企业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签订长期农产品采购协议,实现精准产销对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夏洽会、广交会等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持续稳定增收。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主体交流衔接,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稳定供货渠道和货源,保障市场供应。
牵头部门:市供销社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和工信局、各乡镇、街道
(六)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14.促进农村市场有序发展。完善市场监管城乡联动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源头治理,落实企业进货查验责任和质量承诺制度。完善商品质量、“双随机、一公开”和进货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等监管制度,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畅通农村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及零配件等重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规范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行为。
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公安局
15.加强农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村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检查,依法查处商品销售中掺假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行为。严厉打击销售“三无”、假冒、劣质、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建立规范的农村食品流通供应体系,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各乡镇、街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的市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市直各部门要将加强市域商业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加强人、财、物的投入,切实加强市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
(二)加强分类管理。将市域商业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域商业建设指南,明确商业设施、业态结构和功能,实事求是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加强分级分类管理。
(三)加强指导考核。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本领域、本辖区商业体系建设发展目标,按年度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进行日常考核,统筹推进市域商业体系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推动全市商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昌吉市市域商业体系建设具体工作任务责任清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