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甲”添彩文明城——昌吉市“全民公益日”综述
从2014年4月,昌吉市确立每个月的20日为昌吉市“全民公益日”以来,每月20日这一天,昌吉市城区的所有主干道无不闪现着“红马甲”的身影。
如今,每月10日、20日、30日,以及每个星期五,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劝导、慰问、义诊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努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志愿者刘丽萍:“公益不一定要投入物质,公益更多的是热情,年轻人可能财富积累不够,但是精力旺盛,点子多,只要有一颗公益的心,在哪里都可以长出公益的大树。”
志愿者李尚洁:“颜色上来说,红色比较醒目、热烈。穿上红马甲就是方便需要帮助的人能快速发现我。我认为红马甲是一种志愿服务的标志,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一起守护我们这座文明的城市。”
从昌吉市开始确立“全民公益日”以来,昌吉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社会团体等近万名干部职工一同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
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昌吉市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团队日益兴起,并逐渐形成了“品牌化”趋势。“苏玉琴工作室”“庭州心灵之约”“张岩一家亲”“雷锋车队”等志愿服务品牌涌现而出,一批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最美志愿服务队、最美志愿服务项目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相捆绑,越做越专业、越做越有活力。先进志愿服务组织引领带动了更多人积极参与公益。
张岩一家亲爱心团队工作室负责人张岩:“红马甲穿在身上,就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这么多年来,红马甲陪伴着我走在志愿服务这条大路上,今后,我将一直穿着它继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近年来,昌吉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立足昌吉市实际,着力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载体,根据不同群体特点,设立了民族团结类、助力经济发展类、改善民生类、保护生态、清洁家园类五大类志愿服务活动,实行“1+7+N”(每月1天全民公益日活动、每个星期7天常态开展志愿服务、N类志愿服务项目)推进模式,常态化组织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多年的推进,昌吉市全民公益日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全民参与已成为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和全市各族人民的共识,在这一共识的推动下,2017年7月1日,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民族团结,昌吉州实施全国首部“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条例,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和日常化管理轨道。昌吉市作为昌吉州州府所在地,各行业力量都积极参与到了公益志愿服务当中。截至目前,昌吉市共有志愿者服务队167支,成立志愿服务工作站342个,注册志愿者7.1万人。
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庭州大地蔚然成风,不断复制;学雷锋做好事、走出家门做公益正在被社会广泛的接受和推崇。
随着公益文化的培育和公益日活动的渗透,社会各界关注度和参与率不断提升,参加公益日活动的群体不断拓展、规模日益壮大,学雷锋做好事,在昌吉市俨然变成一种时尚,也成为文明城市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昌吉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17年,昌吉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