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cjs.gov.cn

田野里都是“访惠聚”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

2019-05-27 17:04:46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田野里,都是“访惠聚”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

“土梁的黄瓜成熟了;红星的菠菜收割了;二畦的菜苗也出棚了……在这个忙碌的季节里,昌吉市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发挥专长,为村民们做实事、做好事,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早春黄瓜抢“鲜”机

在昌吉市佃坝镇土梁村温室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昌吉市政府办公室驻土梁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正在帮助村民崔新军给黄瓜放秧。一株株青翠挺拔的黄瓜藤正在努力向上攀爬,一个个鲜嫩欲滴的黄瓜“宝宝”把整个大棚染得绿意盎然。

在土梁村二区,57岁的村民崔新军可是种温棚的“名人”,因为他有一手育菜的“绝活”。“这两天黄瓜已经陆续上市,全是一抢而空。我种植的3个大棚蔬菜,以西红柿和黄瓜为主,一年两季,春提早和秋延晚都是挣钱的好时候。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有六七万块钱,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崔新军兴致勃勃地对笔者说。

土梁村共有蔬菜大棚760座,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村里良好的设施农业基础,引导村民发展绿色农业,做大做强“菜篮子”产业,推动传统农业由纯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功能方向转变。在提高蔬菜品质、产量的同时,增加蔬菜的种植种类,采取特色生产和错峰供应,通过科学种植、悉心培育、精心管理、打时间差,春夏销售反季节蔬菜,冬季进行种苗培育和反季节留树保鲜葡萄,实现一年四季不挂空,增加菜农的收入。

工作队为了打开村民的蔬菜销路,和村“两委”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实行“农村电子商务+合作联社+商超对接”等模式帮助菜农拓宽销路,着力解决农产品进城“下先手棋”问题。工作队集体行动,借助微信、QQ等信息平台,帮忙跑起了营销,多方组织蔬菜订购活动,先后和银行、隆源超市等联系,开启“直供绿色有机蔬菜”直通车。

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杨鹏说:“土梁村年产蔬菜量可达70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下一步,工作队将帮助菜农申请注册绿色有机蔬菜品牌商标,让村里的蔬菜销量更有品质,让菜农的腰包越来越鼓。”

连片种植促增收

“这菠菜个头大、叶子宽、叶色油亮,在市场上很抢手。我们巧打时间差,这20亩地除了种菠菜,还要种植芹菜、香菜、小白菜等春季蔬菜。红星村的土地适合大田蔬菜种植,现在长势不错,这些蔬菜都会陆续上市销售。”二六工镇红星村蔬菜种植户孙玉善信心满满地说。

二六工镇红星村以前主要种植小麦、番茄、棉花等农作物,近两年随着订单的减少,昌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驻红星村“访惠聚”工作队依托丰沃的土地资源和离城近交通地理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引导村民土地流转,积极发展大田蔬菜连片种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孙玉善前几年就开始种植大田耐寒蔬菜,收入还不错,在种植管理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工作队依托村上的种植大户,采取“种植大户+村民”的捆绑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发展特色农业,掌握“时间差”,让农家蔬菜在“错峰销售”中带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村上有20多户农民和孙玉善一样,承包土地发展连片大田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工作队帮助引进滴灌设备,在大田蔬菜种植管理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在栽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加上种植户积累的经验,一开春,蔬菜就喜获丰收。工作队及早帮助菜农和市区的歧峰农贸、亚中农贸等蔬菜销售商取得联系,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订单”农业,让种植户的蔬菜有销路,种了不愁卖。目前,已实现蔬菜销售6吨多。

良好的市场前景,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其他村民搭建了一个增收的平台——工作队组织村上赋闲在家的村民到蔬菜基地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每天有了120元的收入。

菜苗争春忙出“嫁”

这两天,佃坝镇二畦村温室大棚育苗户张建录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他家的3个大棚满眼绿色,一排排绿油油的苗盘整齐地摆放着,十多个品种的菜苗煞是喜人。

“今年2月,我们就开始了育苗工作,从选种到管理样样重要,每一步都得操心不能放松,辛苦了两个多月终于盼来了收获。多亏了工作队时不时给我们请来专家指导,今年的菜苗长得格外好,梨瓜苗已经全部销售完了,仅这一项收入就有2万多元。”看着不断搬空的苗床,张建录高兴地说。

张建录是二畦村的育苗大户,这几年一直从事育苗工作,由于前期对市场调研不够,辛辛苦苦忙下来,也只是保住了本钱。

今年初,昌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二畦村“访惠聚”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边鼓励张建录增强信心,帮助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一边利用入户走访,对村民需要的菜苗品种和数量进行统计。他们还与周边乡镇、村组以及菜苗批发商对接,为张建录的菜苗打“广告”,联系销售订单,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和育苗方案。有了工作队的帮助,张建录鼓足信心,投入12万元,利用家里的3个大棚,培育了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豇豆、丝瓜、苦瓜等菜苗近40万株。

从选种、播种再到出苗管理,每一步育苗的关键期,工作队都会请来农业技术人员现场“问诊把脉”,保障菜苗的品质。张建录有了专家的指导,再加上自己多年累积的育苗经验,今年的菜苗不仅品种多,也长得格外好。

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杨军说:“现在正是菜苗销售期,张建录每天忙着销售菜苗,我们工作队利用空闲时间帮他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组织村上富余劳动力到他家的育苗大棚务工,每天有80—120元不等的收入,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增收。”(徐奕 闫丽)

责任编辑:陶美玲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号-3号